雷竞技raybet官网下载/消防器材
中新网湖北 湖北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2.01 来源: 雷竞技raybet官网下载/消防器材

  从围垦建区开始,敢闯敢试、不停地改进革新就融入了区域发展的血脉。从食品产业向食品健康转变,从机电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转变,主动开辟新赛道新领域——10年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地区生产总值是10年前的4倍,人口增长数量居全市前列,高新技术企业从40家增长到921家,技术合同金额从不到100万元增长到近40亿元。

  引进京东方、康宁、创维MINILED、宝龙达等具有创新带动作用的重点项目,创造性地引入网络安全、电子信息等战略新兴起的产业,形成以网络安全和大数据产业为核心,以电子信息、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食品健康、现代商贸物流为主导的“1+4”产业体系,发展动力更足、成色更好。

  以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为创新主阵地,深化拓展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加快建设金银湖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特色突出、功能完备的科技园区,打造全要素创新空间;加快落地人才支持政策,培育高层次骨干人才……

  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主导战略,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产业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城市形态更新,这是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面向未来的定力与决心。

  9月11日上午,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正重视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传递的信息。“加强新技术新应用前瞻性研究”与“坚持网络安全教育、技术、产业融合发展”等命题被重点标记,关于人才教育培训与科学技术创新的作答任重道远——

  早在国家网安基地建设之初,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就深刻认识到人才、创新的重要性,以“建一流的互联网空间安全学院”为初衷进行顶层设计。2020年9月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开学后,国家网安基地内逐渐开展起400余项科研项目,2000余名高端网安人才从校园走向社会;“网络安全万人培训资助计划”启动后,审查认证中心、天融信等近30家机构入驻,社会培训超2万人次;在不久前首次举办的武汉网络安全创新论坛上,更是发布了多项优秀创新成果与《中国网络安全人才建设报告》,史无前例。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之外,重点平台也成为了挖掘人才的“吸金石”、人才成长的“实战场”。

  去年底,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主要负责人提出网安基地“搭平台、聚人才、落产业、提能力”发展目标,六大平台建设是重中之重。平台之一的武汉金银湖实验室分管科研副主任介绍,他们采取了高校教师到金银湖实验室的“双聘”机制,及专项招募科研、工程技术人员机制,更为有效地连接起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科研院所、网安基地企业,促成前沿科学研究从“初模”到“市场”的转化,成为进一步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加速科学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具体实践。

  “如果说之江实验室像钱塘江大潮,掀起了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热潮,我们的金银湖实验室,也将像奔涌的汉江之水,带来焕新的力量。”

  另一家平台,网络安全众测平台运营经理受访时,反复指向文化墙上的“人才库”三个字。在他看来,众测平台不单单是网安服务模式的创新,更是人才培养生态的创新。众测不仅仅是集合人才进行渗透测试,更是平台化、生态化挖掘培养尖端网安人才。目前,该平台已集合国内千余名人才,辐射到北京、广东等地,为数字化转型中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提供有力支撑……

  人才、创新既是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的“题眼”,更是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打造“中国网谷”一以贯之的行动和不竭动力。东西湖区委人才办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此前通过了“1+2”人才支持政策,形成了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区已制定人才发展五年规划,正加快构建“中国网谷”人才“金字塔”,并将继续打造“光合荟”企业人才交流对接服务品牌,开展区级人才专项遴选工作,实现高层次人才外部引进和自主选拔培养互促共进,共谋中国网谷创新发展蓝图。

  9月11日,数字认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数字认证公司”)数字信任联合实验室里,研发人员正在开展区块链领域技术攻关,着力解决前沿密码技术在不同业务场景下的应用问题。

  建设研发中心是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数字认证(武汉)有限责任公司深刻把握这一内涵,与武汉大学国家网络安全学院合作共建了数字信任联合实验室,聚焦密码前沿应用领域开展技术探讨研究、成果转化、人才教育培训等合作。

  “合作期间,我们先后开展了区块链的数字作品版权预登记服务、基于国产密码算法的区块链平台改造、数据隐私计算技术研究3个研发技术项目,目前项目均已完成验收。”数字认证公司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双方基于合作项目输出了一系列产品原型、研究报告等技术成果,为未来的商用化密码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奠定了技术基础,有利于生产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推动制造业升级转型。

  国嘉网信(武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嘉网信”)与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武创院”)联合建设的网络安全联合创新中心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待本月国嘉网信一期大楼竣工验收后,网络安全联合创新中心将进入装修阶段,预计年底装修完成后,在一期大楼进行揭牌并开始实体运营。据介绍,该中心建成后将重点开展智慧城市安全配套建设、工业互联网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服务等。

  推动从研到用、研用结合是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工作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发挥后发优势,在推进企业建设研发中心方面狠下功夫。今年以来,该区新增22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占全市新增数量的23.2%。截至目前,市级及以上企业研发平台数量增加至108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3家、市级71家,规模持续增长。

  高校具有技术、人才、专利优势,对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对此,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积极当好“红娘”,让校地合作、校企联姻成为盘活资源的重要方法。当前,该区围绕“1+4”主导产业方向定位,实地对接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有关事宜。同时,围绕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该区正加快推进湖北电建与华科、中金数据与湖北大学等共建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在产学研深层次地融合的背景下,如何书写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命题?据了解,今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已举办4场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签约21个项目,签约金额2562.18万元,完成市级下达的转化目标。同时全力优化成果转化服务,如新增10名科技成果转化联络员,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00余项;引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成果评价、信息发布、咨询辅导等专业化服务;组织蓝焰自动化等8家企业和事业单位向市级申报中试平台,推荐武汉轻工大学申报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目前,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已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41.8亿元,完成全年挑战目标任务的88.9%。

  近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市场主体总量突破20万户,稳居全市前茅。这也代表着,每5个东西湖人当中就有一位创业。

  走进E智造众创空间,负责人万松正紧张准备着武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申报工作,在这里共有310家在孵企业,其中227家是科学技术创新型企业,占七成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5家,含“新”量极高。

  来自河南的庄亚飞是湖北天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大学期间,他曾以软件开发结合商业服务模式掘到“第一桶金”。2020年,处在事业瓶颈期的庄亚飞,经大学老师介绍结识了万松。“万松老师给我介绍了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的创业扶持政策,我决定亲自去看一看。”在当地考验查证后,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完整的创业生态链体系,与一站式、个性化、专业化的创业服务,让他下定决心留下来。

  2021年,庄亚飞正式入驻E智造众创空间,在创业导师的带领下,一条人工智能服务个人造型的新赛道就此开启,将公司发展带向新能级。“今年庄亚飞企业的综合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我们正着手辅导他申报进入规上企业。”万松高兴地说。

  目前,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有19家市级以上众创孵化机构,这中间还包括1家国家级孵化器,建立了以“4+7”联动机制服务中小企业,成立了4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7个中小企业服务站,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培训、政策申报等一体化服务,4家平台中已经有1家通过省级认定、2家通过市级认定。

  东谷创新众创空间是区内省级众创空间之一,目前入孵企业100余家,其中一半以上是科技制造型企业。“我是这里的‘优秀毕业生’。”武汉巨果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陈桥骄傲地说。

  2019年,从事软件开发的陈桥主动联系东谷创新众创空间负责人喻鑫,半路创业的他有技术无资源,发展艰难。入孵后,东谷众创空间通过入股企业,给予管理支持,提供优惠办公环境等举措,解决了陈桥的燃眉之急,并在2021年辅导陈桥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据喻鑫介绍,每年区科经局都会提供全国众创空间、孵化器的交流机会,这也为平台发展打开了思路。目前,东谷创新众创空间正在开发一套服务企业的项目系统,以云端收集需求,以点向面扩散需求的“云端路由器模式”,快速对接企业需求。

  2022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出台了支持工业经济和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政策,是我市率先出台支持区级客户服务平台建设政策的区。依托区内孵化器、众创空间,该区大力孵化培育科技公司,围绕全区重点发展产业,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和培训指导,形成了一条科技公司培育孵化链条,生机勃勃的“热带雨林”式生态环境正在形成。

  金银湖创新中心一楼展厅里有一只“红凤凰”,大展双翅却姿态轻盈,似乎随时要向天空翱翔。

  这只“红凤凰”是湖北大秀智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秀智控”)自主研发的软体机器人。4年前,入驻中心的大秀智控在指导下调整创业方向,获得150万元天使投资基金。2021年,大秀智控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开创了国内将软体无人机用于商演的先河。

  “红凤凰”几乎与中心一同“长大”。截至目前,金银湖创新中心累计引进企业200余家。其中,16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4家企业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企业成为科技“小巨人”。中心入驻率达到100%,还有不少创业团队排着队等待入驻。

  翻开地图,在中心5公里范围内,武汉海关、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等大型企业和事业单位鳞次栉比,逐步形成了以总部经济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他们受邀参与中心举办的创业交流沙龙、政银企对接会等,创新资源如同遍布全域又相互交织的“地下泉水”,为扎根金银湖畔的中心提供源源不断的养料。

  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慢慢的变多的“红凤凰”滋养于创新创业生态良好的综合型街区,变身“金凤凰”飞向广阔天地。

  目前,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正围绕网安基地、金银湖创新中心、武汉客厅等有条件区域,布局建设一批特色多样的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形成广泛资源带动效应、产业辐射效应和创新人才集聚效应。

  网安基地共享中心一期已建成,打造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创新街区。围绕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建设,共享中心将展示中心和网安学院有机结合起来,协同高校院所、创新园区、楼宇,打造成集总部办公、公共服务、商务休闲功能于一体的总部经济集聚区与服务区。位于网安基地东北角的中南高科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创新园一期今年全面建成投用,新增创新园区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企业入驻率已超85%。

  金银湖创新街区探索“投资+孵化”模式,利用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创业互助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扩大全区创业互助基金规模,助推科技公司快速成长。在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的同时为公司可以提供便利的生活配套条件、公共交流共享空间,吸引数字化的经济、金融科技、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科技型企业入驻。金银湖创新中心已获评武汉市首批数字化的经济产业新建示范楼宇、武汉市首批创新楼宇。

  以“文化产业园区”为特色的武汉客厅,正借力创谷建设,形成慕金文岸等文创产业孵化器,正孵化一批文创特色企业。

  《东西湖区创新街区(园区、楼宇)建设规划(2022-2025)》表示,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将继续推动城市更新、产业转型与创新创业深层次地融合,为促进全区创新提能高质量发展营造更有利的环境。

  “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近年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把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梯度培育科技型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实现关键指标名列前茅。

  10年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高新技术公司数实现连年倍增,从2013年只有60家,到2020年突破300家,2022年超过900家,总数排名位列全市第四。

  同时,一批高新技术企业茁壮成长,规模不断壮大。武汉海之最食品有限公司在东西湖深耕17年来,现在企业具有10余条国际化标准自动烘焙生产线,并组建以博士、硕士为主的科研团队,着力打造高端烘焙,年产值超8亿元。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的人介绍,今年全区6家企业入列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至此全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增至19家,共有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6家。作为国家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凯奇冶金焊接设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东西湖落地投产10年来,主要研发生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重型激光焊机,该产品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该公司通过大力科研,保持每年1至2项发明专利,5至6项实用新技术的“产出率”,其产品已在全国市场上占到80%以上份额。

  同时,还有一批科技领军企业涌现。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有限公司从始至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重点打造激光产业、智能移动装备两大产业集群,大力推动航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积极培育“专精特新”项目,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820余项,累计有效授权专利6000余件。TCL空调器(武汉)有限公司落户以来,已成长为武汉市百强企业,TCL空调武汉智能制造基地一期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全自动化生产车间昼夜不息,二期、三期项目正在积极地推进,全面建成后将实现产能翻番,产值百亿,全面助力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智能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久以来,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湖区)坚持把培育、申报、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作为重点工作,有效引导和服务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群体规模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2023年,截至目前已有69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提前完成全年540家的市级拼搏目标任务;已有超过600家企业在高企申报系统中注册,预计今年高企数量净增300家左右。